十一月的一天中午下了一场暴雨,外面的天气阴沉沉的,起床后小朋友们穿好衣服走出午睡室,突然王奕嘉哭了起来说:“天怎么黑了,我要回家,我想妈妈了!”老师说:“还没有到晚上呀?我们才刚午睡起床呢。”马金看了看外面说:“老师你看外面黑黑的!”小朋友们听见都疑惑地往窗户外面看,老师把教室灯打开说:“看,现在不黑了吧。”徐奕琛说:“是啊,老师开灯了!”郎纪浺说:“哈哈哈,一会儿黑一会儿亮的,真好玩。”……
为了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亮和暗,愿意发现生活中的亮和暗、寻找如何让暗变亮,让亮变暗的方法。尝试用不同材质的物品,让光产生颜色的变化。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,在环境创设方面:1.设计疑问墙,收集各种幼儿对于亮和暗的问题,张贴在墙面。2.设计亲子调查问卷,发现家中能发光的物品,并张贴在墙面。3.收集各种影子的书籍供幼儿在语言区阅读。4.帮助孩子把影子造型描出来,请孩子涂色后悬挂在墙面,让孩子感受影子造型的趣味。5.制作神秘宝箱,让孩子通过使用光亮发现黑暗中藏着的秘密。6.提供彩色透明玻璃纸,让幼儿在使用手电筒时,探索如何让光变色。7.提供手影卡片,让幼儿学做动物手势,通过合作照亮,让动物“活”起来。
在日常生活的方面:1.利用天气好的时候,带孩子们出教室,去寻找亮的和暗的地方,发现黑黑的影子,玩和影子相关的游戏。2.请每个孩子带手电筒来班级,使用手电筒,体会和光做游戏的趣味。3.带孩子发现光的变化,寻找不同色彩的光,知道彩虹也是不同色彩的光。
在家园互动方面:1.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《亮亮与暗暗》调查问卷,初步发现能发光的物品。2.请家长帮助提供与亮亮和暗暗相关的书籍,带来和孩子们共同阅读分享。3.请家长在假期中和孩子一起寻找亮的和暗的地方,一起在路灯下玩踩影子的游戏。
本次微课程内容来源于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,贴近他们生活,深受孩子们喜爱。特别是对于手电筒的探究,他们能发现光源变大变小,愿意主动寻找那些地方有光,光原来还能变颜色……活动目标设置得当,尊重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,让幼儿跳跳就能达成新的认知目标。在玩影子游戏的过程中,初步了解了只要有光的存在物体都有影子。运用各种感官,积极探索,体验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乐趣,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。